第329章 蜻蜓点水穴(4000)

作品:曹操喊我去盗墓|作者:我知鱼之乐|分类:历史|更新:2021-12-30 06:44:49|字数:8170字

“请带小人折返回去寻找这三道急弯,这‘心作怪法’怕是个连环术法,需得从第一道开始破解才是正解,否则每过多一道,这法力便会增加一重,越往里走越是心惊。”

孙业点了点头又道。

“来帮把手,将孙先生扶到杨万里背上,咱们再回去看看。”

吴良连忙招呼起来。

看样子这“心作怪法”的布置,定是与那三道急弯有着很大关联。

而且他也确实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那种不安的“直觉”,正是在随着深入不断增加,而此前回到那部“临冲吕公车”的时候,这种“直觉”又荡然无存了,可见孙业对这“心作怪法”的判断确实没错。

……

不久之后。

众人再回到过了“临冲吕公车”后的第一道急弯。

孙业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便指着正对着这道急弯的岩壁说道:“这面岩壁阻碍道路通行,我们匠师将其称做‘路冲’,视为建筑之中的凶位,乃是最容易聚集不详煞气的地方,因此我们在修建宅子时,通常要放置一尊‘石娘娘’进行镇压,以厌禳之。”

“所以……”

吴良看了看孙业所指方面那光秃秃的地面,顺着口风问道,“我们应该在此处放置一尊‘石娘娘’镇压?”

至于什么是“石娘娘”。

吴良觉得可能是类似于“泰山石敢当”之类的东西。

据他所知,民间许多古建筑都有“泰山石敢当”的影子,甚至后世一些农村修建房屋也会在丁字路口或是一些重要的墙壁中布下一尊“泰山石敢当”,为的就是“保平安,驱妖邪”。

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书的《急就章》。

而在后世天朝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泰山石敢当”习俗亦是榜上有名。

“是,但也不完全是。”

孙业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这‘心作怪法’的根源不是立不立‘石娘娘’,而是如何立?立的对了自然可以驱邪避凶,但若是立的不对,便成了‘心作怪法’。”

说完,孙业又对身下的杨万里道:“劳烦带我上前查看,我这便为阁下指出‘石娘娘’所埋的位置,到时挖出来一看便知。”

如此来到岩壁之下。

孙业略微看了片刻,很快便指出了一处位置。

典韦立刻上前挥动工兵铲开始挖掘,如此只挖到不足半尺的地下,便挖出了一个有点像后世的观音菩萨泥像的石刻塑像。

这应该就是“石娘娘”了。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这“石娘娘”并非正常摆放,而是倒立着埋在地下,这自是很不符合常理。

“再挖下去,下面应该还有一块竹片。”

孙业却是见怪不怪,接着又道。

典韦依言照办,果然又从下面挖出来一块竹片,竹片虽然埋在地下历经数百年,表面已经有些腐朽,但上面那刻出来又用黑色颜料涂抹过的鬼画符一般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吴良自是看不懂这“鬼画符”的意思,只是觉得与后世的道符有些类似。

“将这竹片焚毁,再将这‘石娘娘’正过来重新埋下去,此处的‘心作怪法’便破除了。”

孙业也没有对这玩意儿做出更多的解释,只是点了点头,对吴良说道,“接下来每经过一个急弯,阁下只需如法炮制,诸位自然不再受那‘心作怪法’影响。”

“照办吧。”

吴良冲典韦点头示意,心中对这“心作怪法”还是有些好奇,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

不过再想想这玩意儿是《公输经》中的秘传,且不说问了对自己好不好,如此直接问出来恐怕也不太礼貌,因此倒也没有急于这一时。

反正他已经决定将孙业招入瓬人军,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了解。

当然。

前提是孙业首先得能熬过此劫。

……

依照孙业的指导施为之后。

吴良等人再往地宫深处探索,果然没有再疑神疑鬼,每个人心中的压力都随之小了不少。

如此一共过了九个急弯。

众人又见到了更多的战争器械与农用工具。

其中绝大部分吴良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些东西哪怕二十一世纪也还有机会见到,诸如石磨、墨斗、锯子……之类。

吴良还看到了一把竹伞,这竹伞虽然还没有向后世那样制成半自动开合的形式,但已经可以做到手动开合,不用的时候可以节约空间。

很显然,地宫中存放的并不全是失传的东西,也不全是战争器械,倒更像是一座鲁班毕生的个人发明展览馆。

过了第九道弯,地宫的空间立刻变得更加宽阔。

这次众人看到了一大片相同制式的方形木盒,这些方形木盒高约半米,长宽大约一米,全部涂成了黑色,很有规律的摆放在地上,相互之间距离相同。

如此一大片呈现在眼前,这画面看起来颇有些壮观。

而在这些方形木盒的中间,则摆放了一个形状与体积都与后世码头那些集装箱类似的大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曹操喊我去盗墓》,方便以后阅读曹操喊我去盗墓第329章 蜻蜓点水穴(400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曹操喊我去盗墓第329章 蜻蜓点水穴(4000)并对曹操喊我去盗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