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董卓头(4000)

作品:曹操喊我去盗墓|作者:我知鱼之乐|分类:历史|更新:2022-05-21 21:59:02|字数:8028字

“自是可以确定!”

献帝笃定的点头,说着话便已经意识到了什么,鼓着眼睛问道,“吴太史的意思是,此事八成是吕布所为?”

“如果陛下可以确定这一点的话,那么他无疑有着最大的嫌疑。”

吴良点头说道。

“不应该啊,他前来观摩王莽头时并未携带任何东西,离开时身上也并未多出什么东西,如何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调换?”

献帝一脸难以置信的说道。

“这世上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障眼法,或许也未必便不能办成此事。”

吴良含糊地说道。

他也看出从献帝身上恐怕难以在挖掘出一些什么有用的消息来,不过他能够证明此刻木匣中的人头已经不是王莽头,这对于吴良来说就已经够了。

这已经令他更加确定,此前那个探子所言非虚,王莽头如今八成就在吕布手上。

而前些天夜里险些闯入他帐篷之中的那颗会飞的人头,也极有可能便是王莽头,这倒也非常符合吴良此前推测的“落头氏”在史书中的描述。

只是如今木匣中这颗腐烂的人头又是谁的?

吴良继续细细查看木匣中的情况,确定这不是汉室的传代之宝王莽头之后,吴良自然也不需要再有所顾忌,最后干脆将这颗人头与那些深色的粘稠液体一同从木匣中倒了出来。

这一倒不要紧。

只听“当啷”一声,竟有一个沉浸在液体底部的金属圆环从木匣中滚落了出来。

那金属圆环如今还保持着金黄色的色泽,通过这点不难判断它应该是黄金材质,因为只有黄金这样的惰性金属才能够在腐败的尸水中不被腐蚀。

“这是?!”

看到这个金属圆环,献帝立刻瞪大眼睛,连忙说道,“这是董卓的发束!朝廷内文武百官,只有董卓使用这样的黄金发束,以彰显他的高贵身份……难道这人头竟是董卓?”

“董卓?”

吴良还以为那是一只金镯子呢,毕竟这个时代的金镯也是类似的造型。

此前曹旎便曾送过他一副,只不过曹旎送的金镯名叫“绾臂双金环”,也叫作“臂钏”,好几个金镯连在一起几乎套满了小臂,比眼前这个黄金圆环看起来更加暴发户。

而若是木匣中的这个人头正是董卓的话……

这便等于进一步坐实了吕布的嫌疑!

毕竟此事在史书中便有记载,吕布刺杀董卓之后,董卓的人头便一直在吕布手中,后来李傕、郭汜所部击溃吕布,吕布逃出长安时还带着董卓的人头。

而如今董卓的人头却出现在了存放汉室传代之宝的铁箱之中,那么史书记载中吕布逃出长安所带的那颗人头,便必然不可能是董卓的人头……至于究竟是谁的人头,已是呼之欲出。

“那吕布好生可恶,竟敢盗窃汉室传代之宝,还令其余的宝物受到了如此损毁,亏吾还将他当做忠心汉室的良臣,此前真是信错了人……”

到了这一步,献帝亦是已经断定铁箱中的王莽头定是被吕布调换,忍不住满面怒容的骂了起来。

但刚骂了一半,注意到吴良正看着自己。

献帝立刻又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如此便等于变相承认了他与吕布关系不错,今夜吕布反叛曹老板的事情亦是可以怀疑到他身上,于是便又有些尴尬的冲吴良笑了笑,默默的闭上了嘴巴。

“盗窃与毁坏国宝,的确是罪大恶极。”

吴良对于献帝的掩耳盗铃并不在意,只是淡然一笑,说道,“不过眼下陛下恐怕只能及时止损,命人将这铁箱清理出来,再将这些宝物清晰一番之后重新收纳,免得造成更多的损失。”

“吴太史所言极是……”

献帝连连点头,但再看到铁箱内的一片狼藉,再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恶臭气味,他脸上已然浮现出了一丝嫌弃,话锋一转竟果断将此事推给了吴良,“吴太史看来对这些古物颇有研究,若是吴太史能够代吾来办理此事,吾感激不尽。”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臣自当领命。”

吴良还想再研究研究其他的东西,对此自然是求之不得,却又提前说道,“不过这些宝物还应当着陛下的面一一清点清楚,免得出了疏漏臣实在担不起这个责任。”

“按吴太史说的办便是。”

献帝如释重负道。

“但臣还有一事需向陛下请教求证。”

吴良顺势又问出了另外一个牵肠挂肚的问题,“臣听闻汉室最为重要的传代之宝有三样,王莽头、孔子屐自不必多说,唯有那高祖的斩蛇剑臣却并未在这铁箱中见到,不知是因为斩蛇剑并未与这些宝物一同保存,还是与那王莽头一同遗失了?”

“!”

听吴良提到“斩蛇剑”三字,献帝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异色,不过这抹异色很快便又消失不见,只是笑着说道,“斩蛇剑并未与这些宝物一同保存。”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仿佛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一般带着两名宦官快步向远处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曹操喊我去盗墓》,方便以后阅读曹操喊我去盗墓第647章 董卓头(400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曹操喊我去盗墓第647章 董卓头(4000)并对曹操喊我去盗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