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邪马台国(4000)

作品:曹操喊我去盗墓|作者:我知鱼之乐|分类:历史|更新:2022-06-01 06:51:53|字数:8064字

这名男子的个子有点低,大概也就不到一米五出头的模样,而且看起来十分瘦弱,不过两个腮帮子却是鼓鼓囊囊的,嘴唇与胡子上面沾染着不少油渍与肉渣,只见他很是费力的强行将口中的东西咽了下去,接着又用那脏的发亮的破袖子在嘴上胡乱摸了一把,便已经来到了吴良面前。

“邪马台国女王特封大夫奇力童参见天子使者,有失远迎请天子使者多多包涵!”

说着强调古怪的话,这名男子已经拱手躬身拜了下去,而且躬的很深,拱起的手几乎已经快要碰到了脚,这是大礼。

毕竟此人是一国使者,而吴良则是天子使者,虽然两国实力不同,但他与吴良却是同级,按照汉朝的礼仪,同级官员见礼时只须拱手即可,实在没有必要行如此大礼。

不过如今这已经不是重点。

重点是“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这个国名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十分陌生,但吴良却早在史书中有所涉猎,这正是倭国的一个原始国家,最早出现在《汉书》之中。

需知这个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倭国都没有成册的史书,就算是后世倭国的考古学家,也需要在《汉书》中寻找相关的记载来推测他们的历史,正式这个时代倭国便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文明。

至于奇力童的“大夫”一职,在倭国其实就是专门访问别国的使者,与后世的外交官差不多。

“见过奇力童大夫。”

吴良并未躬身,只是拱手还了一礼,这才问道,“不知奇力童大夫此行可带有邪马台国女王的公文?”

其实现在吴良已经相信了奇力童的身份。

因为虽然这个时代生产力有限,大部分汉人的身高也不过后世,但男子的平均身高也在一米六左右,尤其是中原一带还要略高一些。

而似奇力童这种身高的男子虽并非没有,但却是少数,至少在中原肯定处于身高鄙视链的最下游。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早在汉朝就已经有了身高鄙视链。

至少据吴良这几年的了解所知,这时候的“帅”除了要有一脸漂亮的髯须之外,最常被人提及的便是身高,身高七尺是帅哥的最低水平,如此才配得上“伟美”二字……像曹老板那样的,就从来没有被人与“美”字联系在一起,关键当然不是有点黑,而是身高不够。

再至于奇力童为何会说汉语,吴良倒是一点都不一样。

因为历史记载,倭国其实早在光武帝刘秀时期,也就是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便已经派使者来到了天朝,并且见到了光武帝刘秀。

为此光武帝还赐给了倭国一方金印,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篆字。

这方金印还在1784年于倭国九州福冈一带被两个农民发现出土,此印一处便立刻在倭国考古界引起了轰动与热议。

但当那些倭国的考古专家与学者看到金印上的自己内容之后,立刻便开始质疑这方金印。

起初他们强词夺理,强行“推测”这方金印并不是赐给倭国的,而是赐给“倭国极南界”的一个根本代表不了倭国的小“奴国”。

接着他们发现这种说法有些说不通,甚至有些可笑。

于是便又立刻开始怀疑这方金印的真伪,提出这方金印乃是出自倭国的江户时代,出于某种他们也不知道的目的伪造而成。

这一切都是因为天朝文化对倭国影响深远,他们太了解天朝文化了。

因此他们知道,“汉委奴国王”的“委”字在汉朝便通“倭”字;他们也知道“倭”在汉朝不但有“矮小、粗鄙”的意思,还有“归顺、顺从”的意思;至于那个“奴”字,他们则更加明白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

要让他们承认这方金印是汉朝封赏给日本,这当然是一件非常打击“民族自尊心”的事情。

可是令这些倭国的考古专家与学者没想到的是:

天朝的老祖宗素来有写“日记”的习惯!

此事正式的记载在了史书之中。

《后汉书》的原话是:“(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同时史书中还记载了倭国前来进贡的部分细节。

与其他的属国不同,那时的倭国前来进贡,带来的都是一些人牲与鱼片,鱼片自然很好理解,而人牲其实便是奴隶,一些个子不高又瘦又弱的奴隶,就算其他的属国肯定也没有天朝地大物博物资丰盛,但就倭国的进贡与其他属国比较起来,依旧是十分的不入眼。

因此有学者认为,光武帝赐给他们这方金印未必便一定是故意所为,但因为倭国进贡的东西实在不入眼,再加上那时天朝与倭国的交流极少,以至于光武帝便将他们当做了一个新归顺而来的不需放在心上的属国,随随便便赐这么一个名字而已。

“……”

倭国考古专家与学者集体失声。

感觉上似乎是在认真解释这件事的样子,依据与推论也合情合理,甚至很好的将光武帝赐印时的想法圆了过去,但为什么感觉更加受辱了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曹操喊我去盗墓》,方便以后阅读曹操喊我去盗墓第698章 邪马台国(400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曹操喊我去盗墓第698章 邪马台国(4000)并对曹操喊我去盗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