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两年发展

作品:大明豪贾|作者:风鵿|分类:其他|更新:2021-06-10 18:12:26|字数:4558字

安平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经过四个月的航行,李出源带着船队到达淡水城码头。

加上十天前,刘兴的船队由西洋快速返回。

东大陆和环球航行正是结束。

这次长距离出航,不仅证明了刘建所言地球是球体的结论,也检验了刘建设计的远洋福船的可靠性。

随着金鸡纳树,橡胶树在南洋,东北,东洋,南洲等地播种,培育。

土豆,红薯,玉米,花生等等也在农业部的农学家的培育下,顺利发芽。

刘建命人从东大陆带回的各种特产,也已全部在各地生根发芽。

而东大陆特产,也由此风靡一时,特别是土豆,红薯,玉米,花生,以及辣椒,花生油等等。

也成为各地商铺,餐馆新上菜品,美食,而被众人追逐,追捧。

而随着东大陆航行和环球航行的结束,泰西诸国签订和议和运河逐渐修造。

刘建与华汉国的影响力,也因此提高到了新的量级和高度。

当然,这两年刘建和华汉国的重心虽然是对外航行,但是在华汉国内部发展,刘建和众人也并没有放松下来。

首先是东北地区的开发已经深入到了东北大地每一个地方,而岭北矿产也开始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挖掘。

一队队探险队穿着厚厚的棉服,毛皮衣服,背着大皮包,深入到岭北各地探险,探索。

他们以三大野人部和狗族,鹿族为向导,学着北方各部打造冰屋御寒休息,详细绘制着岭北大地的地形地貌和对各种资源进行标注。

当然如今的探查仅仅是初步探查,很多都是表面和表层资源的探索,更深层的探索,勘探,目前技术还达不到。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这些探险队成为第一支到达北洋地区和进入北极圈的汉人部队。

极昼极夜加上北极光。

也让众人大开眼界。

也正因为这次大规模岭北探查,也让华汉国对于岭北大地的控制力,影响力得到了加强。

不过如今华汉国对于岭北的控制和影响还是局限于北海,列拿河以东,向西大部分地区并不属于华汉国所有,是属于另外几部野人部落所有,由此再往西便是金帐汗国的地盘了。

原本刘建计划派出一小部分探险队组成西进军团,效法三大野人部落,先把那些个野人部落名义上归附,建立一些据点,慢慢控制岭北中部地区,最后再向西与金帐汗国决战,反正如今金帐汗国内部混乱不止,各种汗国,公国也都纷纷独立。

要想对付,并不算难。

但经深思熟虑后,刘建还是决定,先彻底控制岭北东部地区,之后再慢慢蚕食,西进不迟。

虽然岭北暂时放弃全面占据,但对于倭国,朝鲜,暹罗,缅甸,榜噶刺,老挝等地,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南洲交趾,建兴,扶南,兴南诸省十五万警备军,巡警军,屯田军与三十万扈从军在刘建一声令下,对南洲各国,各土司发起了全面进攻。

不服的被全部迁移到南屿洲,方丈岛以及新发现的大汉洋诸岛。

顺从的则留下混编在各地安置。

在东洋朝鲜和倭国也在第二舰队和第三军,第四军的联合攻击下,最终亡国,王室和贵族先迁入台湾,后又被迁往大汉洋诸岛分散安置。

至于倭民和朝鲜民,则大部迁入岭北去和野人部生活,并留在岭北大地挖矿,修路,筑城,当苦力,服劳役。

两年时间,东洋,南洲尽数归刘建所有,华汉国因此得民四千五百万人。

加上原有的三千多万。

华汉国如今总人口已经突破八千万大关。

不过其中大部分人,特别是哪些非汉人,要么分散各地,一地最多十来万,要么陆续迁入南屿洲,方丈岛诸岛,之后又陆续迁入大汉洋诸岛和岭北等地。

让其挖矿,劳役,自生自灭。

顺从的人也会逐渐汉化,加上如今两千多万汉人以后肯定会人口大爆炸。

此消彼长,南洋,东洋,南洲,岭北等地,最后只会成为汉人故土。

当然刘建之所以能短时间内控制这么大的地盘,除去远超时代的军力和实力外。

已经在大规模修建的铁路,公路和如下饺子一般下水舾装的轮船,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今鸡笼造船厂最新下水的轮船已经达到了标排一万八千吨,满排两万六千吨。

配四台最新的三胀四缸机,单台马力已经达八千匹,另有万匹动力的最新三胀机还在试制当中。

四台八千匹,合计三万二千匹,如此强劲动力,足可保证这艏这个时代第一艏两万吨轮船,巡航航速保持在二十二节。

当然如今这艏轮船还刚刚下水,还在舾装,并未海试,加上这艏船是这一型之中第一艏,故而海试的周期会长一点,故而船厂预计这艏大船至少还得一年的时间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当然在这两年之中,由鸡笼造船厂和北面的金州,沧海两个造船厂合力打造和交用的轮船已有十五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豪贾》,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豪贾第四百四十一章 两年发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豪贾第四百四十一章 两年发展并对大明豪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