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视察辽宁

作品:大明豪贾|作者:风鵿|分类:其他|更新:2021-06-17 06:52:47|字数:4552字

决定好辽宁新省府后。

时间也已进入十月。

十月初,刘建接到了大明京师来报,那朱祁镇已决定前来山海关会猎。

不过大明天子出游,可不像刘建这般,说走就走。

车架,仪仗,銮驾,护卫,沿途禁卫警备等等。

可谓排场相当的大。

特别是车架,銮驾,如今实际上不是所谓的车辆,马匹拉动,而是用人抬着走的步辇。

就是几十人一起抬着走,大小可以有一个房子这么大的龙辇。

另外皇帝出行还有数百辆大车,前方有一千骑兵,一千禁卫开道,后面还有太监在左右护卫。

还有众多朝臣,大臣或乘车,或骑马,跟着队伍一同前往。

不过自朱祁镇登基以来,还未出过京师,而如今大明又是多事之秋。

自当一切从简。

并不会有这么大的阵仗。

就是不知那朱祁镇心中是否会有不甘。

而与如今大明上下极为复杂不同,刘建此时就要轻松许多。

由沈阳向东,刘建先到了抚顺关,然后又北上镇北关,视察了各地城建,道路,桥梁,隧洞,开荒,安民诸事。

之后转道向西,进入了曾经兀良哈诸部所在的营州,昌黎等地视察。

特别那场发生在宽河口的大战战场,也成为了刘建考察的重点。

看着这两山夹道,位于山谷之中狭窄的地形,以及那大明立营之处。

刘建也是一阵唏嘘不已。

若不是声东击西,让大明方寸大乱,同时又有武器方面的绝对优势,才让这场原本应该势均力敌的大战,变成了一边倒的胜利。

不然以这样的地形优势。

别说这里有五十万明军,哪怕只是几万人,那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硝烟散尽,特别是此地西侧,原属于密云后卫,蓟府,开平等卫等地(后世承德),如今也被华汉国一并占据,并设立蓟州都护府。

这里在土木堡之变前,还属于大明之地,土木堡之变后,这里便成为东蒙古各部,特别是察哈尔各部的游牧区。

如今土木堡之变虽然不可能出现了,但是大明势危,难保这里不会因为权利真空而被蒙古人占据。

对刘建来说,将其占据,不仅可以更能就近威胁大明长城沿线,也可由此拱卫辽宁省西部安全。

自然拿下比不拿下更好。

更别说这里位于滦河上游,水源充足,周围无论是森林,草场,牧场都极多,且山峦迭起,各种动物也极多。

想想后世这里成为后世满清皇家林场,牧场,自有其道理。

不过刘建对这里可不仅仅是牧场,林场所用,而是一大战略支撑点。

依靠滦河,刘建可以以此向南威胁大明复地,而此地向西北,又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大草原,蒙古大漠。

这里目前就是刘建和华汉国一大突出部,以此不仅可威胁中原大明和蒙古大漠,未来占领大漠后,这里还可成为华汉国南下的前进基地。

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依托滦河筑城,在以此为中心在周围多建烽堡,棱堡,暗堡,再以河谷道路连通各地。

如此使得如今的蓟州都护府成为华汉国又一大军事重镇。

总驻军两万警备军,再加三万屯田军在此建设。

以让蓟州都护府快速建设,发展,等各地建设完毕,只需要两万警备军,便足可保证蓟州一地的安全。

除去城建,蓟州都护府还因地制宜,发展一些本地农产品,如山楂,水果,香菇等等,还发展一些肉牛,肉鸡等养殖场,养殖基地。

使得蓟州都护府除去粮食以外,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多余的还可以运出。

至于粮食,有土豆,红薯,玉米种植,培育,实际上蓟州目前也不缺粮,别说两万警备军,哪怕来个二十万,也足够了。

蓟州,营州,昌黎等地转了一圈后,刘建又乘车经辽阳向东,往定辽,东港(丹东)等地又考察了一番。

如今辽宁一地由北到南可分为铁岭,沈阳,抚顺,辽阳,定辽,东港,海州,复州,金州,盖州,广宁,宁远,营州,昌黎,蓟州十五个县及都护府,其中东港县囊括了整个鸭绿江两岸,向南以清川江与半岛西北部乐浪省相隔,向东以长津江与吉林省河口县相隔。

清川江以南,汉江以北是半岛第二个省,临屯省,汉江以南是真藩省。

不过如今朝鲜大部分人口都被刘建强制迁徙,迁移至大汉洋诸岛和方丈岛诸岛,留下的原住民极少。

故而如今半岛说是三省,实际上三省总人口并不多,还不如河口县,东港县人口总和。

不过这些留下的大多都是汉人,未来此地也只会有汉人居住。

虽然移民迁移离去,但是各地的建设并未放松。

跨越鸭绿江的大桥已经打好桥墩,正在桥面建设。

另外还有一座悬索桥式的公铁两用大桥正在桥墩和钢索建造当中。

预计两年之内,鸭绿江大桥便可建造完毕,轰隆的蒸汽机车便可开进半岛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豪贾》,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豪贾第四百五十五章 视察辽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豪贾第四百五十五章 视察辽宁并对大明豪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