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王俨之死

作品: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作者:坐望南山|分类:都市|更新:2021-12-27 16:39:10|字数:8636字

高挺也赶紧从马背上溜下来,下意识地就像点头哈腰。

但腰杆弯下去一半就反应过来了。

自己现在是谁?

大唐强项令啊!

风骨!

风骨很重要啊——

所以,礼行到一半,直接改成了寻常拱手的姿态,神色从容地道。

“王公,在下万年县县令高挺,有礼了——”

那不卑不亢的小姿态,让身后跟着的无数读书人,忍不住心中疯狂挑大拇指。

真强项令也!

见这孙子,跟换了个人似的,在自己面前也装模作样地摆起了腔调。王俨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浓浓的讥讽。

别人不知道,你是个什么东西,我王俨还不知道吗?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风度不能丢。

所以,他微微颔首,不急不缓地拱了拱手,声音听不出喜怒。

“高明府——老夫有印象,好像跟我们王家还有点姻亲,没当这个县令之前,也算是我们家座上的常客……”

说到这里,王俨神色淡然地瞥了他一眼。

“记得当初你出任这万年县县令的时候,还是老夫举贤不避亲,向朝廷举荐的你——怎么,今日我见你穿官服,提宝剑,带着这么多人堵在我们王家大门之外,莫非是来当众报恩的吗?”

内容有点大。

高挺身后的人群,一片哗然。

这个年月,还是很讲究这个的。

举荐之恩,类同于科举考试的座师,高挺今天这一手,即便是出于公心,也难逃恩将仇报的骂名。

高挺:……

大意了啊!

早知道,老子该放低一点姿态,按照礼节,上门拜访,把这王八蛋给忽悠过去。

但事到如今,也容不得他后悔。

只得深施一礼。

“王公举荐之德,高挺没齿难忘——”

见这孙子,脸色憋屈地在自己面前躬身行礼,王俨眼中不由升起浓浓的讥讽之色。

“高明府请起,不敢当——”

高挺这才直起腰来。

但腰直起来了,但刚才携众人之势,好不容易酝酿的气势却再也起不来了,别的不说,就听身后乱哄哄的低语就知道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只得硬着头皮,抬起头来,神色肃穆。

“但公是公,私是私,本官与王公之间,乃是个人的恩义,与朝廷之间,却是公义,高挺虽然不才,但也不敢因私而废公——”

说到这里,再次深施一礼,然后猛地上前一步,目光炯炯地盯着王俨,毫不退让。

“王公举荐之恩,下官必有一报,但今日前来,不是因为私事,而是因为前几日城西王家别院,贩卖人口,杀害二十八条人命的惊天大案而来!”

说到这里,高挺猛地转过身来,午后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让他的脸上如同打上了一层亮光。

他一字一顿,义正辞严。

“下官虽然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但前有贵府王元亲口指认,如今又有账本证明,城西一案,与王公难脱干系。所以,下官今日前来,就是要请王公移步县衙,配合调查一事——”

说到这里,他再次躬身一礼,神色慷慨。

“此即是为报答王公昔日举荐之恩,帮王公洗脱身上嫌疑,也是为报效君恩,为城西那些屈死的冤魂讨一个天地公道……”

高挺的话说得义气慷慨,顿时又引来人群一阵叫好。

“好样的,高明府果然忠义双全……”

“……”

听着逐渐又搬回来的局面,高挺不由嘴角微翘,脸上的神色越发肃穆起来。

看着这狗贼,在自己面前演,王俨嘴角的讥讽越发浓郁起来,直到人群中的议论逐渐平息,他才语气讥讽地道。

“好一个忠义双全的高明府,好,好的很啊——”

说到这里,王俨也不再去看高挺,而是把目光望着跟着过来的无数人群,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我王家秉持家训,诗书传家,数百年来,只闻忠勇良善之辈,未闻作奸犯科之徒。老夫不知道你所谓的账本是从何而来,也不想知道它从何而来,但老夫是什么人?朝廷数次征辟都没有出仕,又怎么会为了区区一点蝇头小利,自损身份,做那等恶毒之事?”

刚刚还群情激奋的人群,顿时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高挺也很无奈。

你们这些吃瓜群众,还能有点坚定的立场不?

吃瓜群众摇摆,但他不能啊。

而且他知道,只要错过今天这个大好多机会,他以后再想把这位王家家主弄到自己县衙里去,那绝对是不可能了。

只得硬着头皮上。

“下官也不相信,但人证物证俱在,为了王公的清白,下官不得不请王公到县衙一趟——职责所在,还请王公不要为难下官……”

看着眼前的高挺,王俨脸上讥讽的神色愈发浓了。

“为难?老夫怎么敢呢——作为大唐百姓,自然有配合朝廷调查的义务,但老夫一生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气节无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第512章 王俨之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第512章 王俨之死并对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