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西班牙问题

作品:18世纪全面战争|作者:吐槽是福|分类:女生|更新:2021-08-16 17:05:19|字数:8096字

否则把士兵放回家之后,万一敌人这时候打过来,哪有时间去重新召回?

而和平时期,欧洲各国一般不会维持庞大的常备军,大国有个十几万人就很多了,小国几万人都嫌多!

但受益于普鲁士这位老师,欧洲各国都准备了大量的预备役,这种预备役和21世纪的预备役不同,这些预备役主要是参军后战争结束,又退役回家的老兵。

其实是和平时期对老兵们的一种安排。

同样也是将老兵死死绑在政府战车上的举措,只要你参了军打了仗,只要身体没有残疾或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国家需要征召的时候,都得立刻去附近的军营报道!

这个时代的欧洲军队没有服役年限的规定,而且各国政府也知道参军过的老兵比重新训练的新兵战斗力更强,自然不会放过那些退役老兵,一旦爆发大战,这些老兵预备役几乎百分百能收到入伍集结通知书。

在这方面,普鲁士无疑走在前列。

这就是为何,欧洲各国军事数据上的常备军数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战争一起,却一下子膨胀数倍乃至十几倍的原因。

尤其是那些小国,很多小国和平时期的常备军甚至连一万人都没有,战争开打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陆军就扩编十倍有余,达到大几万人的规模!

甚至不少危机感较强的德意志小邦国,还严格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度,打仗的时候除了必要生产岗位的男子与官僚,所有适龄青壮都需要参军入伍……

这都是欧陆连绵不绝的战争环境培养出来的,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就是灭亡的下场,哪怕是当年的东欧霸主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最后不也是被三国瓜分三次,彻底亡国了么?

要知道,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巅峰时期,可是摁着沙皇俄国猛揍,连莫斯科都抢过!

如此强大的国家,不到两百年的功夫就灭亡了,可想而知欧洲的战争有多么可怕。

神圣罗马帝国能保留一地小邦国,是因为头上有个帝国老大罩着,并且身为神圣罗马帝国老大的奥地利,一想要真正统一神圣罗马帝国,就会让那群小邦国团结在大邦国身边。

哈布斯堡家族几次试图统一神圣罗马帝国的行为,都遭到了军事上的惨败……

普鲁士可以说是踩着殴打奥地利的战绩崛起的。

李维的内阁大臣们忠心耿耿,自然不会在这时候跳出来反驳李维臭不要脸的说辞。

外交大臣等李维自嗨完毕后,慢声细语的解释道:“西班牙王国是以他们国家的抚恤金标准进行补偿,当然,这一点可以商量,如果我们同意停战,马德里政府按照我们官方标定的阵亡抚恤金进行补偿也是可以谈下来的。”

“除了金钱补偿就没有其他的么?

西班牙王国也太小气了,两千多人的抚恤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李维神色不满的回道。

“首席执政官大人,西班牙人的使者暂时只给出了这些条件。

当然,在政治上,西班牙人和我们停战后,会自动退出反法联盟。”

李维对这套说辞明显不满,看向自己的税务总长。

李维的税务总长掌控的税务总局,就是李维政府的钱袋子,是至关重要的部门。

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李维政府的内阁没有财政部,而是拆分成了税务总局、后勤部、工商部。

这三个部门中,后勤部是负责花钱的,税务总局和工商部是负责赚钱的。

不过税务总局的收入是超过工商部,因为工商部主要依靠赚取的工商利润供应李维政府,同样要向税务总局缴税!

除此之外,税务总局的下辖部门权力也很大,有权调动当地警察乃至驻军协助自己收税。

李维可是非常推崇武装收税的方式,这都是他从上辈子21世纪那个社会中学习到的。

当然,因为这些内阁大佬都是被李维行政点化的官员,李维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让他们停止内斗,所以不需要进行权力分割让他们互相掣肘。

内阁部门多只是为了分工明确,提升政府效率罢了。

“国库里的钱能不能支撑一场对西班牙王国的全面战争?”

李维可不会亲自去计算一场全面战争的消耗,那不是简单的数学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负责预算,并且把各方面的因素都要统计进去。

这方面,税务总局自然有专门负责的人。

税务总局、后勤部和工商部这三大部门之间的联系很紧密,毕竟这三大部门天天都在打交道。

而习惯了当甩手掌柜的李维,很多时候不会去询问过程,他只要结果,而且必须是足够准确的结果,否则谁也无法承担李维的怒火。

“首席执政官大人,是打算长期对西班牙王国实行军事占领,还是仅仅打破马德里后,如同上次那般抢一笔就撤回?

具体的战争开销,需要看首席执政官大人的战略目标。”

“如果我想长期占领西班牙王国,甚至想给我戴上一顶西班牙王冠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8世纪全面战争》,方便以后阅读18世纪全面战争第250章 西班牙问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8世纪全面战争第250章 西班牙问题并对18世纪全面战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