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各自的事情

作品:皇明皇太孙|作者:我喜欢的猪头|分类:穿越|更新:2022-09-29 18:22:13|字数:8424字

老朱虽然有些不太乐意,不过还算说道,“英儿,你不怕出现权臣?”

朱允煐也不掩饰,说道,“咱怕啊,虽说现如今不大可能出现权臣,但是咱要是开了内阁,以后说不定就要有权臣。只是咱对自个儿还算有些底气,垠儿看起来也说得过去。只是以后咱的儿孙,未必都是各个都贤明。”

老朱也叹了口气,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子孙后代,未必都是各个都很贤明。说不定,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个昏君之类的,说不准就要葬送大好社稷了。

老朱这个缺少安全感的太上皇沉吟许久,才问道,“真要是有这个内阁,咱又要改祖训录?”

朱允煐立刻反对,说道,“皇爷爷可莫要改,咱就是要这内阁名不正言不顺。真要是到了一些时候,这个内阁就是有违祖训。咱倒是要看看,哪些人敢担这个名头。”

老朱一听,顿时乐了,“你啊,还真的是咱的孙儿,这颗心够黑!”

朱允煐不以为耻,他也挺得意,“咱也是这般想的,这确实心黑。咱的心不黑、不脏,当不好皇帝。和咱说公道,咱就是不能给个公道。”

要是旁人这么说,老朱肯定无法容忍,肯定是要原地爆炸。在那样的情况下,老朱说不定就要立刻拿出洪武皇帝的严苛,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老朱无法容忍。

但是朱允煐这么说了,老朱只会觉得开心。老朱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孙们都是善良、仁义、正直的,可是作为底层爬起来的,老朱也知道这个人世间的太多黑暗。皇帝要是真的太过仁义,那反而不是一个好事,皇帝就得心黑手辣!

也只有这样,才好掌控朝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百官臣服,这是皇帝该有的手段和权威。

朱允煐这个时候笑着说道,“名不正言不顺,也是有些好处。名正言顺了,按照内阁这性质,发展起来很快。名不正言不顺,除非有着一些天纵其才,要不然这内阁总是容易被打压些。”

这就是帝王心术吧,虽然内阁总体来说是有用的,可是皇帝首先想着的不只是偷懒,而是内阁可能对皇权的制约,以及如何限制内阁,甚至可能包括取缔内阁。

朱允煐这个时候继续说道,“皇爷爷,这个内阁必然是要限制的,咱此前就是说了,要为六部尚书,当主政一方。要入阁为大学士,也当牧守一方。”

老朱也反应过来了,前两年礼部尚书任亨泰罢官去职,刑部尚书病死。在选择继任尚书的时候,朱允煐确实提出了要求,要求六部尚书当要有为亲民官的经历。

这些显然也就有些意思了,因为朱允煐看起来非常的敏感和在意,担心六部尚书这样的文官之首不知民间疾苦,或者提出不切实际的一些政治理念。

想要只是从清贵的翰林院熬出来,或者是凭借着好的诗词等等向上爬,朱允煐几乎是从源头给堵住了,堵住了一些人想要‘轻松’的升官渠道,必须要有亲民官的经历。

六部尚书是这样,内阁大学士也当然需要这样,有着主政地方的经历,可以让这些官员知道民间疾苦,可以让这些人不至于只会夸夸其谈,或者做出来一些无法实行、不接地气的政策。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似乎松了口气,“这么说来,倒也是那么回事。”

朱允煐这个时候笑着说道,“皇爷爷莫要忘了,咱对锦衣卫都要制衡,搞出来一个东厂。咱这边的司礼监,也可以稍微压着点。再者就是六部,虽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但是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内阁说不准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

老朱转念一想,内阁看起来是皇帝的幕僚集团,可以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是他们没有所谓的实权,也处处受制于人,他们的权力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持,那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朱允煐这个时候继续说道,“皇爷爷,也莫要忘了咱的武勋,这些人也是可以制约内阁的。”

只是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老朱说道,“咱也知道你事情多,迁都在忙,也在四处忙着打仗,还要修黄河、开荆湘,还在税改。事情虽说千头万绪,只是这个内阁还得从长计议。”

朱允煐笑着点头,也不怕大逆不道,“皇爷爷,咱就是要和你商议一番。要不然等到皇爷爷驾崩,咱真要是这么做,谁又能拦得住咱?!”

老朱也乐了起来,虽然他的孙儿看起来是在不断打破他制定的一些规矩,老朱有些时候确实不乐意。但是老朱也知道,他的孙儿也是非常重视他的意见。

最明显的就是很多的事情,朱允煐都是和他商议着来,老朱要是不同意,小朱就不忙着执行,只是不断的和老朱分析,尝试着说服老朱而已。

就像朱允煐说的那样,要是朱允煐铁了心,等到老朱驾鹤西归后,谁又能够拦得住大权在握的英示皇帝呢。现在小朱总是和老朱商量着来,这何尝不是小朱尊重老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皇明皇太孙》,方便以后阅读皇明皇太孙第613章 各自的事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皇明皇太孙第613章 各自的事情并对皇明皇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