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陕北记事

作品:亮剑之浴血抗战|作者:我是三水啊|分类:军事|更新:2023-11-20 04:03:31|字数:8126字

“卡斯帕先生,我可记得你跟我说过,你是一个负有冒险精神的冒险家,怎能被眼前的这点困难吓倒呢?”旅长打趣道。

“不不不,陈,你误会了,我是看见你之后,觉得还是采访你更加合适,我只是好奇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是如何在地里干活的?”

“那你现在看见了?”旅长张开双手,在卡斯帕身前转了一圈,面庞黝黑,指甲缝里还带着泥土,裤腿上扎着倒刺。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真的不敢相信,你好像真的是一个农夫!”

“农民有什么不好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正是农民辛勤劳动才支撑着这个国家,我们八路军能在陕北生存下来,吃的就是农民种植的粮食!”

“可是这场战争让我国同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果可以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安安分分的侍弄家里的几亩地!”

听过周维汉的翻译之后,卡斯帕咬牙切齿的说道:“这都是该死的日本人,他们卑鄙的偷袭了我国的海港,政府这才动员大量民众参军,但愿这该死的战争不要危及到本土!”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对吗?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旅长笑道。

“是的,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众来说,他们是向往和平的,和平年代也许还能决定个人命运,可是一旦爆发战争,底层民众将会被裹挟向前,很少能幸免。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政府和民众要分开看待的,美国政府代表不了美国民众的意愿,美国民众同样无法决定美国的重大决策。

虽然珍珠港事件让美国决定下台干预,让美国宛如一个救世主一般亮相,在亚洲支援中国抗击日本,在欧洲支援英法对抗德国。

可是在此之前,美国一直是一个投机分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美国对于日本的贸易输出几乎达到顶峰,石油、钢铁、橡胶等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日本。

大量的机床以民用物资的名义销售给日本,然而到了日本国内之后,却充实了日本的军工生产,这无疑是助涨了日本的实力。

那么美国人为何要源源不断的“资助”日本?

一来,美国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位置,让其有了隔岸观火的本钱,国内奉行“孤立主义”,在有利益的情况下,尽量输出各种物资,拉动国内的经济。

二来,日本这资源匮乏,人口稀少的岛国,一直没有被美国视为对手,美国的最大对手一直是老大哥,所以美国在二战之前,对德国也进行过援助,为的就是遏制老大哥向东西进行扩张。

只不过日本这个小老弟并不安分,不想一直被美国人遏制住命脉,于是试过将大哥拉下马。

反观美国则是被权贵和资本家裹挟,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甚至开始“养寇自重”,底层的民众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善。

当然美国人所追求的和平是孤立的,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国家和平。

回归正题,不管对于美国政府的行径如何厌恶,但仅从个人观感而言,周维汉与旅长等人对于卡斯帕还是欢迎的。

一场采访双方皆很满意,临近结束之际,卡斯帕提议给众人拍一张照片,众人依旧坐在树荫下,背景是不远处那一片片金灿灿的庄稼。

1942年的夏天,一张照片记录了美好的一幕,照片上有男人、有女人,有未来的将军、也有农民,有带着仓皇茫然的稚童,也有为丰收而喜悦的老人,更有为革命事业奔波的先行者。

“卡斯帕,可不要忘了将照片邮寄过来!”旅长不忘提醒道,卡斯帕表示等照片洗出来之后,他会带回美国,到时候刊登在美国顶流的报刊上。

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不停的转动,在时代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1980年,随着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一张带有时光烙印的照片被持有者的家人刊登在报刊之上,这张记载中国特色过往的照片引起了不少美国人的关注。

在了解到其中的历史之后,不免让人有些唏嘘,照片上的人大多已经不在人世,当然这只是后话。

未来难以预测,个人的命运不可琢磨。

陕北高原的夜里还是带有一丝丝凉爽,周维汉简单的擦洗了一下身体,疲惫有所缓解。

快一岁的周太南正在炕上乱爬,周维汉左手按在儿子的屁股上,身子伏在炕桌上写着东西,这一举动气的周太南吱哇乱叫。

刚刚洗漱完的文蔷看见这一幕不由得有些来气:“你怎么连自己儿子都欺负,小心等你老了被儿子收拾!”

“那也得到了那时候再说,现在还是我说了算!”周维汉说着将儿子抱起来递给文蔷。

现在的周太南正是磨人的时候,白天睡不醒,晚上不睡觉,整的当父母的白天都没有精神。

原本组织是要让文蔷到保育院工作,但由于保育院距离住的地方足有几十公里,考虑到文蔷要照顾孩子,所以最后给文蔷安排到就在*中央驻地附近的兰家坪托儿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亮剑之浴血抗战》,方便以后阅读亮剑之浴血抗战第八百零八章 陕北记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亮剑之浴血抗战第八百零八章 陕北记事并对亮剑之浴血抗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