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贾琮献策

作品:红楼天骄|作者:醉饮美人膝|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2 22:36:05|字数:8116字

胡庸颔首道:“宁国公想法是好的,只是有些不切实际,还是太年轻了。”

隆庆帝也摇了摇头道:“此法恐是不妥,就算朕下旨,估计也没有几个人响应,这种无利可图的事,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做吧?”

贾琮笑了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无利可图的事,确实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可若是有利可图呢,两倍利益、三倍利益、甚至是更多呢?估计都会抢着去吧?

臣并不是让他们免费送粮去陕西,而是让他们运粮去陕西贩卖,现在陕西大乱严重缺粮,价格高昂,最高达到了十两银子一石粮食,就算运过去卖个六七两一石,那也是暴力了。

这么大的诱惑,若是陛下倡导,肯定会有很多人相应的,各位大臣若是有钱,也可以参与进去,即帮国家赈灾,也为自己赚些花销,岂不是两全其美,到时候陕西那边就不缺粮食了。”

杨怀道:“宁国公此言大拗,我朝廷命官,怎么能赚这些黑心钱,况且那些灾民,又哪里有钱买粮,你这说了不是等于白说了。”

贾琮笑道:“杨大人这话就错了,光明正大的赚点钱花,总比偷偷摸摸,贪污受贿,做个贪官要好的多吧。灾民虽多,有钱人同样也不少,他们也需要吃粮,让他们吃上便宜粮食,也算是赈灾了,不然等他们钱花光了也会变成灾民。”

牛继宗道:“我觉得宁国公这个办法挺好的,真要是免费送粮,那粮食根本就到不了灾民手里。”

胡庸看了牛继宗一眼,转头对贾琮道:“依照宁国公的意思,那些真正的灾民就不管了?”

贾琮道:“赈灾本就是朝廷的事情,朝廷总不能一毛不拔吧,朝廷可以出面雇用当地的灾民,设置粥棚舍粥,也可以雇用一些青壮,修桥、铺路、挖水渠,进行灾后的基础建设,朝廷只需要管他们饭就行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同时让前去卖粮的人,拿出一成的粮食,设置粥棚舍粥,救济那些老弱病残。若是大量的粮食进入陕西,用不了一年时间,粮价就会被压下去,等到平定了叛匪,到时候灾情自然也就缓和了。”

隆庆帝暗暗的点了点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贾琮这小子脑袋瓜子就是灵活,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还真是个人才。

户部尚书宋岩上前道:“陛下,宁国公这个法子确实可行,值得一试,起码能为朝廷省下一些钱粮,若是操作得当,或许真的能解了眼前之局。”

隆庆帝道:“朕也觉得可以一试,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片附和之声,在大殿内响起。

隆庆帝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内阁将此事通传天下,号召天下富商,响应此次赈灾。通令京城商家、勋贵、官员,有能力者,作为第一批赈灾者,运粮入陕西。

宁国公,此事是你的主意,你是不是应该带个头,给大家做个榜样,也为赈灾出一份力呢?”

众大臣闻言,全都看向了贾琮。

一些头脑灵活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想着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贾琮拱手道:“既然陛下给了臣这个赚钱的机会,臣自然会牢牢抓住的,臣会准备二十万石粮食,随大军之后,运往陕西。臣的商会也有很多合作伙伴,臣也会通知他们,让他们运粮去陕西。”

隆庆帝闻言,顿时大喜。

这次有贾琮出马,陕西无忧矣。

看他连战后赈灾都想到了,应该是有必胜的把握。

想到这里,隆庆帝大喊道:“传旨,任命禁军统领宁国公贾琮,为陕西战区统帅,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率领先锋营、振武营、扬威营、神机营、禁军等十万人马,全权负责剿灭陕西叛匪,以及运粮入陕西事宜。

体仁阁大学士李荣,为钦差大臣,负责大军粮草供应,以及战后赈灾、重建工作,代朝廷安抚受灾百姓。户部、兵部,准备好军队所需物资,不要耽误了大军行程。”

“臣,遵旨。”

贾琮、李荣、李广路、宋岩齐齐上前领旨。

隆庆帝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戴权高声喝道:“退朝······”

······

贾琮出了大殿门口,就看到林如海等在一边。

连忙上前几步,行礼问安:“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林如海摆了摆手道:“不用多礼,这次你带兵平叛,一定要多加小心,战场上兵凶战危,当以稳妥为主,宁可不要功劳,也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玉儿还在家里等着你呢,不要让大家为你担心。还有玉儿跟着你都变野了,不准带她去战场。”

贾琮笑道:“岳父大人放心吧,我一定会小心谨慎的,有十万大军护持,我不会有事的,我也不会带林妹妹去战场的。对了,府里也弄些粮食,找个管事带着,跟着我府里的队伍一起去陕西吧。”

林如海皱了皱眉头道:“家里还不缺这点钱,这钱赚得有些心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天骄》,方便以后阅读红楼天骄第四百六十章 贾琮献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天骄第四百六十章 贾琮献策并对红楼天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