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暴露了

作品: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作者:大明第一帅|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01:33|字数:5706字

第205章 暴露了

肃立在大殿左右柱旁的监试官们一个个目光如梭,不停地来回扫视着作答的贡士们。

见朱帅运笔如飞,两个监试官轻声细语道:“看来那朱帅,或许要连中三元了。”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叫连中三元。

即便是状元,只是殿试第一,不一定是会试第一,也不一定是乡试第一。

自古言:“文不称第一,武不称第二,想要在文科考试中做到“连中三元”,相当难!

这种天才无一不是载入史册的。

监试官知道会试第一是朱帅,看此状态表现,要优于其余贡士,大概率会成为状元。

如此人物,在先前的乡试中,必然也是第一。

如果说殿试是高考,会试是中考,那么乡试,相当于小升初。

能接连在全市中考和全省高考中名列第一,这种学霸在县级的小升初考试中,拿第一应该不难。

黄子澄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朱帅。

他不知道这小子哪里蹦出来的。

昨日派人去查应天府乡试记录,应天府说是没有此人参加乡试的记录。

只怕是冒籍之人!

黄子澄心中已有了计较,待殿试完毕,参这朱帅一本!

冒籍,就是假冒籍贯。

大明对冒籍之人一向施以重典。

一旦发现,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可能还要坐一辈子的牢。

不仅如此,参加贡举的考生,每十人为一保,有冒籍或其他假冒行为的,一旦被发现,其他同保人也要连坐。

身为主考官的李志刚,曾推荐朱帅为会试第一,必然也会受到牵连。

如此一箭双雕,黄子澄想想都觉得激动。

方孝孺也在殿中,他是殿试受卷官,负责收取考生试卷。

他的目光,全程在朱帅和张信身上。

张信是方孝孺的同乡后辈。

会试第一的朱帅,和会试第二的张信,二人皆是十分年轻之人,都有机会争夺状元。

方孝孺自然希望自己的老乡能拿状元。

他隐隐知道朱帅可能冒籍。

待殿试结束后,定要好好炮制!

方孝孺的儿子方中宪昨天被吓晕后,至今昏迷不醒。

若是方中宪醒来,一定会将朱帅的身份告诉亲爹方孝孺,劝他千万不要作死!

龙椅上。

朱元璋端严地坐着,默默地注视着满殿的“门生”。

众所周知,历朝的科举考试是主考官结党营私,培养和拉拢自己势力的一种渠道。

设置殿试,便是扼制这种渠道。

殿试中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并定出名次。

这样皇帝就成了最终的主考官,成了所有进士的“恩门”。

所有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学生,也就是“天子门生”。

由此,科举考试的取士大权转移到了皇帝手中,这便有效地杜绝了官员通过科举考试结党营私。

饶是朱元璋精神不佳,也在耐心等待。

四处打量间,他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朱元璋的目光被其吸引,那是一名年轻的贡士。

他的坐姿神态,颇有皇太孙的影子。

只是这相貌......差距太大!

少顷,那名贡士站起身来。

朱帅将笔搁下,吹了吹墨迹,就站了起来。

接着,他捧着考卷,走到大殿中央双手将考卷捧过头顶。

直接交卷!

贡士们纷纷抬头,有些茫然地看着朱帅。

这才多久,就写完交卷呢?

有人暗道,不愧是会试第一的大佬,就是牛逼!

拐角的陆子高心中同样感到不可思议,心中感慨道:这就是天才吗?

吾与年兄相比,相差甚远啊!

龙椅上,朱元璋说话了:“答完了?”

望着老朱,朱允熥决定结束后再暴露,免得扰了殿试。

“回陛下,臣已经检查两遍了,该答的都答完了。”

朱元璋更加注意地打量起这位“门生”来。

卷子交的实在太快了!

黄子澄见皇帝不语,见打击报复的机会来了,目光一闪,低声喝道:“放肆!你当殿试是什么?如此浮躁!”

朱帅微微一笑,直接怼过去:“答完了卷子不交,留着过年吗?”

黄子澄被他这么一顶,竟一时无法驳他,气得怔在当场。

一众贡士都被他的大胆举动怔住了。

这朱帅的胆也太大了吧!居然敢顶嘴副主考!

监试官们皆纷纷蹙眉,年轻人太狂了!

如此天才,还未当官就得罪了黄学士,太不明智了,前途可惜了。

而御座上的朱元璋,则是露出耐人寻味的一笑。

“你先在这不要走,待朕看完你的卷子。”

他向李志刚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将考卷呈上来。

李志刚走了过去,从朱允熥手里拿下考卷。

交接时,二人四目相对,轻轻一笑。

伱知道你是皇太孙!

我知道你知道我是皇太孙!

“.......内骚华夏,外戍八荒,旌旗连岁于边陲,非圣人之心好杀也,盖由蛮夷窥伺华夏,为民生害,以伤圣人之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百零四章 暴露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第二百零四章 暴露了并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